拿什么拯救中国企业信用缺失?

  调查显示,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,代价惊人。数据我国企业坏账率高达1%至2%,且呈逐年增长势头,而相比较下,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坏账率通常为0.25%至0.5%;我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中,履约率只有50%;我国企业对未来付款表现缺乏信心。(5月4日《经济参考报》)

  企业信用的缺失意味着什么?你可能签订了一份贸易大单,但合同并不一定会得到履行;供货之后,超过一段时间可能无法回收货款,带来沉重的资金周转压力,当然,也可能永远无法收取货款产生坏账,最终带来严重经济损失。

  企业信用缺失带来的代价有多大?据商务部的统计,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。在征信成本太高,而失信又几乎没什么成本的情况下,违约、造假、欺诈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巨额的信用成本,如同扼住企业喉咙的那只手,残酷地剥夺着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本就狭小的生存空间。

  但企业信用意识的淡薄、信用缺失行为的盛行,造成的代价不仅仅止于企业发展。企业信用缺失反映出的是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不完善、信用建设水平低下,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健康、良性的发展发育。市场经济发展有两大基石,一是法治,二是信用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、信用经济,法治确定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,即必须依法经营;而信用经济属规范市场行为的道德范畴。可以说,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,离不开法治规则和市场信用。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,能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,起到经济发展的润滑作用,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、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。

  现在国内企业信用的缺失触目惊心,带来的企业交易代价、经济发展代价以及社会代价亟待引起足够的重视。比如一个老问题是,为什么很多“中国制造”产品,国外的售价反而低于国内?这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,企业信用缺失,为了降低市场风险,企业只能把信用缺失可能带来的信用成本,比如坏账损失等加到产品价格上,如此信用缺失便通过抬高市场惊异成本,抬高了商品售价。因为这信用成本的存在,很多企业也格外乐意同外商做生意,哪怕价格低一些,如此总成本仍可能是低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信用的缺失,开始逐渐恶性影响于商业伦理道德、社会诚信等等。谁能说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一点信用(诚信)缺失的影子?

  因此,建立健全信用制度,完善信用体系,强化市场信用规则等就显得非常重要,这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,考验着政府的治理智慧。比如除了出台《征信管理条例》等相关法律规章之外,制订与商业信用相关的信用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和措施,营造良好环境,积极扶持推进信用服务行业的发展等等。另外,信用体系完善、相关信息公开透明,也可反过来推进企业甚至社会信用意识的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