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西轴承之乡:实施“产业聚集、名牌兴企、引凤还巢”

      “十二五”是临西加快转型升级,实现赶先晋位的关键时期。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作用,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园区建设为依托,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引进培育新兴产业,扶强壮大支柱企业,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。

  “十二五”是临西加快转型升级,实现赶先晋位的关键时期。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作用,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,以园区建设为依托,改造提升传统产业,引进培育新兴产业,扶强壮大支柱企业,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。

  围绕轴承主导产业升级实施的“产业聚集、名牌兴企、引凤还巢”三大战略初见成效。阳光轴承产业园区是省确定的“十大装备制造业基地”和“循环经济示范园区”,南区“中国轴承大世界”,年交易额46亿元,2000余家轴承经销户入驻,辐射全国;北区为轴承加工生产区,拥有30多家面向高端市场的规模轴承企业。运河工业园区是临西面向山东承载产业转移的“桥头堡”,建成时间虽短,却已引进轴承生产及配套企业21家,总投资13.36亿元。临西轴承产业已具备了向高端迈进的基础和条件,亟需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带动转型升级,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。为此,我们将鑫铭、光扬等20家骨干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,助其引进先进技术、装备,改进工艺、流程,通过自主创新培育名牌。与此同时,充分发挥河北省轴承行业协会、轴承检测中心的优势,提升轴承产品质量。目前全县已有50家轴承加工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,注册商标86个,42家经销企业获得了自主出口权。全县在外地开办的轴承门店有4000多家,遍布全国所有中等以上城市,其中资产上千万元的不下百家。我们依托此优势开展招商引资活动,飞龙轴承、书浩轴承等一只只“金凤凰”飞回临西、返乡创业,并成为轴承生产骨干企业,彻底改变了临西轴承“经销大县、生产小县”的被动局面。

  大力发展园区经济。

按照“项目集中向园区引进、资金集中向园区投入、产业集中向园区聚集”的工作思路,加大投入力度,完善配套设施,重点引进一批投资大、效益好、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入驻园区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确保阳光园区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,运河园区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,形成集约发展的园区经济新格局。

  扶强壮大骨干企业。

对那些市场发展前景好、辐射带动能力强、财政税收贡献大的企业,加大扶持培育力度,资金优先向骨干企业投放,土地优先向骨干企业供给,政策优先向骨干企业倾斜。加强银企合作增加信贷投放,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。调剂土地指标,预留发展空间满足企业发展需要。在人才引进、产品研发、专利申请、上级扶持资金等方面,加大帮扶力度扶持企业壮大规模、做大做强。到2015年,力争建成产值超亿元、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10家以上。

 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。

以轴承、棉纺两大产业为重点,大力引进先进设备,淘汰落后产能,积极搞好产品研发、新技术推广工作。轴承特色产业,继续坚持“高质量、大群体、标准化、品牌化”的发展路子,继续实施“改造升级”、“引凤还巢”、“品牌培育”、“名企引进”,每年确保新竣工投产轴承企业20家以上,5年内新增规模轴承企业100家以上,争创国家级名牌5个、省级名牌10个。棉纺产业进一步延长链条,扩张规模,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,实现规模与效益的“双提升”。

  引进培育新兴产业。

持之以恒地把扩大开放、强化招商做为实施工业突破、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。围绕装备制造、新兴医药、电子化工等新兴产业,重点引进一批高税源、高科技、高附加值、大资金的强县立县项目,不断优化产业结构。加大对国内外“知名企业”的招商引进力度,到“十二五”末,力争引进3—5家全国工业百强企业落户。 通过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我们确立了“工业立县、和谐稳县、富民强县”的发展思路,连续开展了项目建设年、重点工业突破、招商百日会战等一系列活动,持之以恒地增投入、上项目、抓招商、调结构,全县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。

  在扩张经济总量的同时,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。抓开放、强招商,过去5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.9亿元,是“十五”期间的2.54倍。建园区、聚产业,使阳光、运河两大园区从原来的一片空地,发展成为规划面积分别达到14平方公里、7平方公里,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0多亿元的支撑型产业园区,吸纳项目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。抓改造、促升级,特色产业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巨大跨越,轴承产业3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达到50余家,其中超亿元企业6家,银光化工、华春汽配等一批企业迅速做大做强,今年将跨入纳税超千万元行列。